当前位置:首页 > IT资讯 >

伊对发布2020年小城青年情感调查报告 大数据揭秘“云相亲”IT资讯

来源:天之家 发表于:2021-12-11 10:21 阅读:

  8月25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的七夕,视频恋爱社交平台伊对联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共同发布《2020年中国“云相亲”中的单身小城青年情感调查报告》。

  报告首次以大数据形式呈现了单身小城青年的情感和婚恋全貌,特别展现了这个群体在“云相亲”背景下的情感生活、择偶条件、择偶方式以及平衡婚恋生活与工作压力下的新特点。报告特别指出了移动互联网对小城青年的影响,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交友平台正在成为单身小城青年解决婚恋问题的重要渠道,而视频相亲交友备受小城青年们的青睐,已经成为他们中时尚交友的新方式。

  据了解,该报告是首份针对中国小城青年在”云相亲“中的情感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作为报告的联合发起方,伊对有着独特的调查优势。伊对平台有4000多万注册用户,线上红娘超过4万人,平台用户十分活跃,每月举办近1000万场线上相亲活动,是单身青年的“聚集地”和“大本营”。

  报告采取的是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调研方式。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作为该项目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专家学者们通过伊对平台回收了有效问卷共计8228份。报告中所指的“单身小城青年”是指居住在县城或地级市,年龄在20-39岁,处于未婚、离异或丧偶状态的青年群体。据伊对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本着“深入其中,温暖观察“的初衷,努力向社会各界还原单身小城青年的情感世界。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2018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8.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9.58%;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72个,建制镇数量从2176个增加到21297个。伴随着城镇的崛起,“下沉市场”成为消费结构性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据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三四线以下城市人口规模高达9.53亿,这其中“小城青年”作为一个文化和消费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中,结婚生子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云相亲”为广大小城青年的交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打通了城乡之间、学历差异之间、工作差异之间等多重壁垒,为年轻人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视频相亲交友成为一种新时尚的择友形式。

  通过报告我们看到,单身小城青年的情感生活丰富多彩,恋爱经验和性经验并存,打破了传统的人身依附的关系,日益成为独立个体间的情感选择。同时,因城市化境遇的差异(如农村户籍)和恋爱、婚姻市场上的地位差异(如性别、年龄、收入)而遭遇各种情感挫败。此外,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收入的分化,女性、自评高收入者、城市户籍青年拥有更多的婚恋机会;低收入者、农村户口的男性则在情感生活中面临更大挑战。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认为,小城青年的安居乐业,不仅关系到青年们的个人幸福,还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份报告的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订提供更多参考。一方面,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小城的发展,发展其公共文化事业,提高这些地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此留住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小城在住房政策上应出台低价婚房,帮助小城底层青年顺利走进婚姻生活。

  透过报告,我们观察到“小城青年”们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向上奋进和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

  下面是报告中内容的部分摘要:

  1.小城青年的“6/7/8/9”

  单身小城青年中,6成以上出生在农村,7成以上有兄弟姐妹,8成以上有城市工作经历,9成以上大专学历以下。其中以男性为主、有大城市打工经历、年龄在30岁以上、户口为农村、中高收入、文化程度中等、多子女家庭的单身人士更愿意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结识缘分。

  2.小城青年“不差钱”

  收入自评中,近7成的单身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处于中高水平。从社会分层看,单身小城青年自认的收入水平呈现中下层略多的“枣核型”,认为自己属于“中层”、“中上层”和“上层”的人达69.7%;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下层”。

  3.寻爱更主动,后浪拍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