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纳消息2013-06-28:艺术之美,美在动人心肺。而以语言去评骘论说,每觉多余。评论,往往是观者的事后猜想,未必真合艺术家的本意。从来,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绝少长篇宏论,而要言不繁,随笔式的几句话,就直抵本来。壬辰寒腊,我客京华,遂得亲聆石虎先生谈艺说事。石虎先生栉风沐雨的人生历练、孜孜求进的为学态度,成就了他的人生,成就了他的艺术。腊月的京城,草木凋零,冰雪皑皑,是北方冷寒的时候。而石虎先生工作室里,却春意暖人,生机满堂。先生健谈,话题从容展开,语气,节奏,收放,把握恰宜。先生的气场感人,这个气场一半是天生,一半是他艺术人生的丰厚沉淀,自然而成。人生,艺术,汉字,诗歌,归宿,天与地,东与西,今与古,爱与仁,一个个话题,一个个困惑,先生娓娓说来、铿锵陈词,释疑,解惑,闻者遂开茅塞。石虎先生是一个智者,听智者言,如坐春风,三日虽短,却胜读书无数。
归蜀旬余,诸事繁钜,偶暇,则以读先生妙墨为赏心乐事。先生之艺,容量大,信息多,若观者识见储备不足,其中深美闳意,往往不得感受。而我学浅而识寡,于先生博大精深的艺术,仅能赏其大略,虽有心得,只是猜想而已。片言断章,不敢自掖,献陋于此,算不负侍座三日之幸运。
初见石虎先生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江苏画刊》上,是他几幅西域采风回来之作。当时,各种美术风潮,如过江之鲫,纷纷而来,纷纷而去,其实,多是西方各类“主义”的简单翻版而已。石虎先生这几幅画,朴素,尽情,畅兴,和着泥土的芬芳、旧时的记忆,从远离主流的西域僻地来,给当时闹热的画坛吹来一缕醒世的清风。
回想八十年代以来,打着走向世界的口号,我们将百年西方绘画诸流派,自印象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复制了一遍,这种简单的拿来,其结果是丢失对自己绘画传统的自信。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就决定了,绘画学西方,是“遇之匪深,即之愈希”。中西文化是并行不汇的二河,历史证明,所谓“调和中西”,永远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石虎先生的画,几十年数变,而作品的“根性”永远葆有 “中国味”。
石虎先生的彩墨画,容量极大,允为贯通了古今中外绘画表现语言。这些彩墨画,让我看到一个生命意志极为强悍的智者,让我看到石虎先生吐故纳新的能力和勇气,有如一部部宏大的交响诗——史前壁画,图腾,敦煌彩绘,汉魏砖绘,非洲木刻,米罗,克利,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东山魁夷,加山又造,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种种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在石虎先生的画中,不是简单挪用,而是化为有机元素,恰当,自然,协调,各自不可缺地在画幅中,它们,有如一个个乐器,一组组音符,通过石虎高超的创作演绎能力,合奏出一曲曲宏大的乐章,幻想,随想,狂想,变奏,在画幅里任情地发挥着。
石虎先生的彩墨画,意象之奇异,结构之繁复,夸饰之古艳,线性之迷离,墨彩之变幻,可谓臻其极致。凭借其高超的解构、重组能力,通过戏剧性的处理,营造出别样的世界,一个原生而多情的世界,一个充满生命意志的世界。
石虎先生的彩墨画,内涵深刻,亦真亦幻,载欣载悲,给我们的美感和沉思,是多元的,深沉如史诗叙述,激昂如凤凰涅槃,悲慨而不靡萎,是对熟腻的所谓主流传统的背叛,让画离心灵更近,让画像史前先民那样真诚、素朴。
石虎先生的彩墨画,有如一个游吟诗人,低徊深沉地歌吟着,歌吟着天地人的过去和将来,歌吟着大千世界的美好,歌吟着一个个英雄的神话,歌吟着一幕幕爱情的传奇。
石虎先生的彩墨画,线性有着诱人的魅力。其线质,内蕴抒情性和书写感,抒情性使他的彩墨画没有沦为装饰画,书写感让画更耐得细品,使得画的内质,有着更加地道的中国味。
可以这样说,在彩墨画上的探索实践,石虎算是功成,功成而不居,他没有像其大多数画家那样,固守既有,终其一生。他与生俱来的血性,决定了活着的意义在于不恋既望,踏步往前。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申佳平)今天,国度统计局宣布2021年7月份70个大中都市商品住宅销售价值变换环境。国度统计...[详细]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8
阅读(415)2021-08-17
阅读(415)2021-08-17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7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19-11-07
阅读(415)2019-11-05
阅读(415)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