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记湖北中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刘宝金新闻资讯

来源:天之家 发表于:2021-11-22 10:08 阅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7日讯(通讯员岳伍东 严育新 彭雨薇 骆毅) 截至11月16日, 电影《长津湖》 中国内地累计票房已达56.51亿元,距离影史第一的《战狼2》仅一步之遥。《长津湖》的热映,让抗美援朝战争和 中国 人民志愿军再次成为焦点。在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烟厂,就有一位在 朝鲜 战场出生入死、建设时期无私奉献、始终践行入党初心的老战士——刘宝金。  刘宝金今年已91岁高龄,鲐背之年的他虽行动有些不便,但在讲述自己的峥嵘岁月、战斗往事和奋斗历程时,依旧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思路清晰。

记湖北中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刘宝金

热血铸就忠诚

刘宝金1931年10月出生于天津市一个贫苦农家。因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怀抱救国理想的他16岁参加 革命,在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第四纵队12旅通讯团服役,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第一大捷的新保安战役、“为华北全境获得解放奠定胜局”的太原战役。1948年3月,未满17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10月, 中国 人民志愿军应 朝鲜请求赴朝,与 朝鲜 人民军并肩作战,支援 朝鲜 人民的 民族 独立和解放事业。1952年9月,刘宝金作为通讯兵入朝作战。

“为帮助 朝鲜抗击美军侵略,志愿军付出很大代价。”刘宝金回忆说,为了保家卫国,几乎每个人都没有退缩,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要是战死沙场,穿新衣服旧衣服还不都一个样。”出发前,刘宝金把身上唯一一件崭新的线衣卖掉,用换来的钱给母亲寄去一些生活物品,剩下的钱又吃了一顿好饭后,和战友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挺进了 朝鲜 战场。

记湖北中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刘宝金

刘宝金没想到,还没踏上 朝鲜土地,在中朝交界的铁路桥上就受到敌人轰炸机的“热切欢迎”,幸运的是,他和战友都躲过了敌机轰炸。

到了 朝鲜 战场,迎接刘宝金和战友的是巨大考验。运输线时常遭受敌军 破坏,粮食供应不足,大家几乎吃不到热饭菜,只能吃炒面;长期营养不足,很多战士患上夜盲症;每人只有一双黑色胶鞋,夏天穿着热、冬天穿着又冷……  战场上最大的考验是生死考验。

一次,已担任副排长的刘宝金奉命带人去架设通讯线路,前进途中遇到敌机轰炸,一枚炸弹不偏不倚落在他身边,万幸的是,炸弹竟然没有 爆炸。死神的恐吓没有吓倒刘宝金,等飞机一通狂轰滥炸之后,他又带着战士继续赶路,最终完成了任务。  “作为一名军人,在 战场上不能考虑生死,也顾不上考虑生死。”刘宝金说,“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早日打败侵略者。”

在 朝鲜 战场,刘宝金和战友们忍受饥饿、冒着轰炸、克服伤病困扰,一次又一次坚定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为保家卫国贡献了热血和力量。  作为一名战士,刘宝金先后获得“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 人民功臣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但多年来,他只是偶尔跟儿女们讲起战斗的一些片段,从未向旁人夸耀过自己在 战场上的英勇和无畏。

“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刘宝金说,“战争很残酷,但当祖国需要时,我愿意贡献我的热血。”  热爱谱写担当

1958年6月,刘宝金从部队转业后,一路辗转湖北阳新农场、湖北铝厂、襄樊市毛巾厂、襄樊市 人民 法院、襄樊市标准件厂,直至1969年10月调入襄阳卷烟厂担任厂长。  刘宝金履历丰富,并不是自己主动要求调动的结果,而是组织的安排、工作的需要。军人出身的他,在这10余年的为党奋斗中从未叫过苦、叫过累,而是慎始慎终、兢兢业业。

“党员 干部不能跟组织讲条件,更不能讨价还价。”刘宝金说,“组织让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不论到哪里,咱都认真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优质原辅料不足成为制约烟草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调入襄阳卷烟厂领导岗位后,刘宝金的头等大事就是在全国各地寻找紧缺辅料和优质烟叶原料。

有一年,刘宝金赶赴 四川省 绵阳市同一家出产优质盘纸的公司洽谈,希望跟对方建立合作关系。结果到了目的地发现,来谈合作的工业企业络绎不绝,“我们排队都不一定能排上”。  是放弃,还是坚持,刘宝金陷入了困顿。无意中,刘宝金得知该公司一直想购买一台大型车床,但因当地缺少指标而始终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