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凡人善举的温暖,缘何在“浙里”落地生根?新闻资讯

来源:天之家 发表于:2021-12-03 09:17 阅读:

新华网杭州11月30日电(记者唐弢 冯源 崔力)“浙大博士生和蜜橘商家的聊天记录”“百余名外卖员3年接力照顾瘫痪女子用餐”“宁波‘顺其自然’23年捐款1363万元”“工号6029你被人表白”……

岁末乍寒的当下,一幕幕暖心的画面却在浙江各地接连上演,将人间的百般美好,逐一呈现,并化成一条条热搜,同频共振、直抵人心。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汇聚成今冬闪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他们像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在浙江大地,释放崇德向善的力量,成为塑造群众内化于心的文明风尚。

发现美,温暖“接力”让美落地生根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接力”。

“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出点力。”浙江临海卖涌泉蜜橘的网店店主陈凯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成就了一段“涌泉”相报的佳话。

11月11日,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肖小娥为了做果实病理研究,光顾了陈凯开的这家蜜橘网店。当陈凯听说买橘子是为国家科研服务、做研究后,直接表示要免费捐赠。这份质朴而炽热的爱国情,既触动了肖小娥,也感动了广大浙大学子。当晚,学生们纷纷涌入陈凯的网店,大家用“任性”下单的方式给予回馈。这一场双向奔赴,让充盈着爱国情的正能量,如涟漪般不断扩散。

这是一场众人拾柴的“接力”。

2018年,一次偶然的送餐机会,让杭州临平的外卖小哥叶阳辉结识了患病在床的计女士。那天,小叶敲了半天门,却没人来拿。“没事,你送进来吧,”过了一会儿,门里传出了女子虚弱的声音。“走进里屋,我看到计女士瘫坐在床上,起身时也要用手臂支撑着身体,看上去就很没力气。我小心翼翼地把餐盒递给了她,她说了声‘谢谢’。”叶阳辉说。

由于小脑萎缩的缘故,如今30多岁的计女士,从7年前开始就只能卧床休息。家人工作繁忙,还要帮她照看孩子,中午没法为她送饭,她就要用手机点餐。从那时起,每次接到计女士的单子,叶阳辉都会细心照顾她用餐。他会将小桌板摆放在床上后,再把饭菜盒一个个打开。等计女士吃饭时,小叶就在外屋等着,直到叶女士用餐结束,他再整理好餐盒并将垃圾带走。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计女士用餐,叶阳辉在骑手群里发布了协助信息。一呼则百应,先后有100多名外卖小哥心照不宣地做起了同样的事。三年多来,这个群里的外卖小哥,有人离开,也有人加入,但是这场爱心接力却坚持了下来。

这是一场跨越时间的“接力”。

23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叠总计105万元的汇款收据,信的署名是“顺其自然”。“从1999年开始,‘顺其自然’的挂号信都会‘如约而至’,捐款金额从5万元到105万元不等。23年,累计已达1363万元。”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海英说。

“我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特献上一份微薄的心意”“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这是23年来,“顺其自然”在信中仅有的留言。一次次爱的主动赠予和自然流露,让“顺其自然”这一假托之名,成为当下最美的名字。

三场“接力”,在最近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相继冲上热搜,也让初冬乍寒的浙江大地,暖意涌动。

倡导美,榜样汇聚催生“最美风景”

在浙江,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平凡的事,让平凡人美丽“加身”。而当我们被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所震撼和感动时,也试图探寻其背后无形而坚实的精神力量。

浙江的“最美”故事是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开始的。

时钟拨回到2011年7月2日下午1时许。在杭州滨江区一个住宅小区内,一名两岁女童“妞妞”突然从10楼坠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巧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了过去,用张开的手臂接住了孩子,孩子的性命保住了,但巨大的冲击力将吴菊萍的手臂撞成粉碎性骨折。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惊世一托,到“最美司机”吴斌的忍痛一刹,再到“最美爸爸”黄小荣的纵身一跃,在“最美”导向之下,良善的力量突破群体、地域和行业,催生出一片美丽的风景。

这片风景源于广大群众的道德自发性,真善美始终是人们不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2019年5月22日,一辆重型卡车擦着水泥护栏,在对向车道一路逆向滑行,百余米外正有大巴迎面驶来……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矫健的身影狂奔着追上卡车,拉开副驾驶门,飞身跃进车内,成功将失控的车辆停住,避免了更大险情的发生。